jrs直播网

基层动态

学校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 正文

【高职研究资讯第180018期】 职业教育如何满足学生需求?

发布时间:2018-07-03阅读数: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学生是“人民”的重要群体,学生满意是人民满意的必要条件。但什么是学生满意?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中心郭庆志主任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汽车学院刘祥泽副院长认为,在教育实践中,要坚定“为”学生需求的导向,同时又要明辨学生需求,区别对待。只有去“伪”、破“唯”、敢“违”、重“微”,教育才是真正“为”学生需求。

职业教育如何满足学生需求?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发表观点:“不能以学生的满意作为教育目标达成的一个唯一,甚至是主要的目标。”此观点引起了热烈讨论甚至争辩,也引发了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认识学生需求、引导学生需求、达成学生需求的思考。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个美好的教育愿景,是一个响亮的教育号令,是教育工作者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和不懈追求。毋庸置疑,学生是“人民”的重要群体,学生满意是人民满意的必要条件,“办学生满意的教育”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应有之义。服务学生需求,提高学生满意度,是教育坚定不移的努力方向。但是,什么是学生满意,学生的教育需求是什么,如何满足学生需求?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言自明。教育有其特殊性,学生需求有其复杂性,不能不加以分析——否则就可能抱着学生满意的良好愿望,反而伤害了学生的教育利益。

明辨“伪”需求。学生的教育需求是什么?从宏观层面上说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果追问到学生个体,可能言人人殊,更有可能很多学生感到茫然:他们习惯了被支配下的学习和生活,从未主动考虑过、系统规划过个人需求,他们口中的需求很多是随兴的、短视的、功利的、浅层次的,甚至是与个人发展相悖的,不能视作教育需求的真实表达。特别是高职学生大多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缺乏学习自觉和发展自信,对学习和发展少有主动需求。所以,唤醒他们的需求更为紧迫而重要。如何引导学生着眼于长期发展,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向上的内生动力,是教育者的使命和责任。教育是解放人、发展人的,首要的就是唤醒学生需求。

不能“唯”需求。教育以人为本,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这是不是意味着唯学生需求是从?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服务发展包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这两个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经济社会发展依赖每个个体的发展,而绝大多数个体的发展也只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换言之,只有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正向作用,也才能实现个人的向上发展。如果只片面强调学生个体需求,忽视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内在关系,既无益于个体发展,也不利于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要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关系,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敢于“违”需求。教育是特殊的社会行为,师生是特殊的社会关系,不能简单用服务理念、市场规则、客户关系来指导教育教学,也就是杨斌所说“陷入到单纯追求学生满意的怪圈有违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定位”。当学生需求没有得到合理引导,学生满意度又被过分强调,就会出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错位,发生违背教育初衷和规律的事情,甚至出现“教师向学生下跪”极端现象。如果一味倡导“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学生永远是对的”“学生是上帝”等偏颇的教育信条,剥夺了老师实施教育的主导权,无限满足学生任何需求,那么事实上教育早已荡然无存。这既是教育工作者的悲哀,也是整个教育的悲哀。敢不敢“违”学生需求,考验的是师道尊严,拷问的是教育环境。

重视“微”需求。教育是具体而生动的,学生是鲜活而个性的。教育要眼中有人,要把教育、管理和服务落脚到个体学生的个性需要上,不能轻视、更不能忽略每一名学生的每一个微小需求。要无差别的爱,尊重关心每一名学生,这是师德的第一要求;要有差别的教,根据学生基础、兴趣、认知给予适合的教育。也只有“有差别的教”,才是真正“无差别的爱”。这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要求的“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概言之,教育实践中,要坚定“为”学生需求的导向,同时又要明辨学生需求,区别对待。只有去“伪”、破“唯”、敢“违”、重“微”,教育才是真正“为”学生需求。

(作者:郭庆志,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中心主任;刘祥泽,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汽车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杨晓明

编 辑:郝美彦